2025-05-02 05:28:45 | 春风招生网
青岛科技大学 是一所很好的一本类高校, 无论从师资力量、学科建设、学校环境等方面都很出色,具体为:
1、学校环境。学校形成了青岛、高密、济南“三地五校区”的办学格局,校舍面积92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各类文献资料34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74个, 固定资产 总值37亿元。
2、师资力量。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院士2人、双聘院士11人, 中科院 “百人计划”人选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2人, 长江学者 1人,国家杰青3人,国家优青2人。
3、学科建设。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现拥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 一级学科 ,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有76个 本科专业 。
青岛科技大学基本情况简介。
青岛科技大学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医、法、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国家“111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属重点建设的大学、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
学校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获“山东省第一届省级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被社会赞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 黄埔 ”。
以上内容参考
青岛科技大学——学校简介
春风招生网(https://www.cfsbc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青岛科技大学是211院校吗?的相关内容。
青岛科技大学不是211大学,目前211大学已经不再评选,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青岛科技大学也不是985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医、法、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简介:
青岛科技大学(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原化学工业部直属重点高校,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高校,是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曾先后隶属国家轻工业部、国家化学工业部,现为山东省属重点建设的大学和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和“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被社会赞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迁至青岛。1958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为山东化工学院,开始了正式举办高等教育的历程。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化工学院,1998年由化学工业部划转到山东省,2001年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并入,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投入使用,2016年山东省化工研究院整建制并入。
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形成了青岛、高密、济南“三地五校区”的办学格局,校舍面积92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各类文献资料340余万册。
院系设置
据2017年3月学院官网显示,青岛科技大学设有4个校区31个院系,设有72个本科专业。
教学建设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据2016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青岛科技大学获得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4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学校有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52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2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专项支持专业;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7门。
师资力量
截止到2020年1月,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院士2人、双聘院士1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2人,国家杰青3人,国家优青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9人,“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团队领军人才”2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教授)、青年专家30人,省级教学名师12人,山东省学科带头人5人,山东省重点学科(实验室)“首席专家”4人,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3人,山东省杰青8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4人。
学科建设
据2020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有76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为代表的多个优势特色学科群,4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行列。
学校先后获得1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杜邦科技创新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绩显著,现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层面创新平台数达到8个,数量位居山东省属高校前列。拥有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5个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机构
据2016年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科技厅),7个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实验室(教育厅),2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发改委),5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10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
据官网2016年8月显示,该校先后获得1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杜邦科技创新奖。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而上市的公司已经达到了7个,分别是软控股份有限公司、烟台万华集团有限公司、赛轮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金王集团、青岛旭域土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岛高校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学校始终坚持走政产学研融合之路,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已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而上市的公司已经达到了7家,分别是软控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赛轮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金王集团、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旭域土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高校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学校连续两次被评为“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青科大模式”广受赞誉,并被国务院研究室《决策参考》、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以典型经验和做法进行深度报道。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完善对外交流与合作机制,据2016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积极推行开放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同德、美、加、法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开展合作,其中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合作成立的中德科技学院,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在西海岸新区牵头建设中德合作双元制大学,与泰国宋卡王子大学、橡胶谷集团三方共建泰中国际橡胶学院,与德国朗盛、日本阿尔卑斯株式会社等国际知名公司共建研发中心、国际工程师培训中心、学士后流动站、大学生创业中心,联合培养博士、硕士、本科等不同层次人才,逐步完善了国际化教育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国际化教育特色。
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绘就了“三步走”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建设“有精神、有文化、有责任、有活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当前,学校坚持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围绕国家“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目标要求,坚持“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特色发展”的路径选择,主动对接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发扬“科大精神”、践行“橡胶品格”、贯彻“五有理念”,凝心聚力、强化担当、狠抓落实,向着建设“双一流”和“五有”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坚实迈进!
特色专业
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化学、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安全工程、工商管理 春风招生网
国家级特色专业: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山东省品牌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等
山东省特色专业:材料物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商管理、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制药工程、材料化学等
211/985工程介绍
全国共有115所211大学;39所985大学。其中山东有三所211大学。
山东211大学名单: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11工程,即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其中,一部分重点高等学校和一部分重点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校和学科的先进水平,大部分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取得较大成绩,适应地区和行业发展需要,总体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
985/211工程区别
定义不同
985大学即参加“985工程“的大学,即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11大学即参与“211工程”的大学,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实施时间不同
1999年,“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
1995年11月,211工程正式启动。
涵盖大学不同
985大学都是211大学,但211大学不一定是985大学。
建设内容不同
“985工程”建设任务为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五个方面。
“211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整体条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大部分。
以上就是青岛科技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春风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春风招生网:www.cfsbcg.com怎样看待青岛市的青岛大学落选双一流 青岛大学未能入选双一流,并不意味着其教学和研究水平较低,更不是说其发展前景不乐观。双一流建设是一个长期且动态的过程,各高校的发展状况各有不同,因此有些高校可能在某一时段落选双一流,但这并不影响该校未来的前景。 对于青岛大学而言,虽然未能入选双一流,但其在教学、科研等方面仍具备一定的优势和特色,这些优势和特色将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青岛大学也可
山东科技大学是双一流吗? 山东科技大学不是双一流。 山东科技大学,主校区位于青岛市,是一所山东省属重点高校,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共建,入选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名单,为中俄(山东)教育国际合作联盟成员高校,对口支援建设长江师范学院。 学校在青岛、泰安、济南三地办学,主校区在青岛,总占地面积3800余亩,建筑面
澳门科技大学是双一流吗 澳门科技大学并非双一流大学。该大学成立于2000年,位于中国澳门氹仔岛,是一所私立综合型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在2022年5月成功通过了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的院校认证,这是澳门第一所获得这一认证的高校。学校占地面积约二十一万平方米,拥有超过六百位教研人员。 澳门科技大学下设多个学院,包括创新工程学院、商学院、法学院、中医药学院、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医学院
天津科技大学是双一流吗 不是双一流。 双一流大学共评选了2轮,首批建设高校为140所,最新第二轮建设高校为147所,天津有5所大学入选,但是没有天津科技大学,所以天津科技大学不是双一流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是一所位于中国天津市的公办高校,是天津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该校在多个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天津科技大学联合办学好吗 天津科技大学中外合
双一流是一流大学吗 双一流不是指一流大学,而是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简称。这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推动部分高校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双一流建设计划始于2015年,由中国政府提出,目的是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该计划强调在保持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的同时,重点支持部分高水平大学和学科的建设,使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在双一流建设中,一流大学指的
双一流大学是双非吗 双一流大学不是双非 。以下是对双一流大学和双非大学的详细解释: 一、双一流大学的定义 双一流大学,即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缩写,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双一流大学旨在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
一流大学与双一流大学区别 一流大学和双一流大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基于长期重点建设、拥有先进办学理念、强大办学实力和社会广泛认可的高校。而双一流大学是国家推出的建设工程,旨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 其次,985/211工程主要是对大学的评定,而“双一流”工程则侧重于对学科的评定。无论是985工程的39所大学(包括国防科技大学)还是211工程的1
珠海科技学院是双一流大学吗 珠海科技学院并未被列为双一流大学。广东省内共有9所双一流大学,珠海科技学院不在其列。 珠海科技学院创建于2004年5月18日,于2011年获得了学士学位授予资格,2013年与吉林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协议。2021年,该学院被批准为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让我们来看看广东省内的双一流大学名单,以及它们的办学层次、是否参与211工程和98
2025-03-04 11:22:15
2023-07-24 14:40:14
2024-06-23 10:03:44
2024-08-07 00:35:32
2024-06-18 22:39:22
2024-07-05 17:55:16